【精选】我们的节日的作文三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,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,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、自己能明白的语言,向开展的、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、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。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的节日的作文3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1
春节,就是农历的岁首,也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。古代过“年”不就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,而就是在“腊日”,也就就是之后的“腊八”。在南北朝以后,把“腊祭”移至岁末。到了民国的时候,改用阴历,又把“春节”称为阴历年,因为春节一般都在“立春”的前后,所以才称之为“春节”。
“砰,砰,砰!”的鞭炮声使原先幽寂的街道忽然间变得热闹非凡;各家似乎竞赛似的,家家都将鞭炮点燃。之后,走进屋中吃一顿丰盛的`晚餐——年夜饭。
春节,顾名思义也就就是春天的节日。春天来临,万象更新,新一轮播种又要开始了。人们又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。于就是,节前就在门脸上贴着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:虎岁扬威兴骏业,兔年献彩立新功;百业岁月当代好,千古江山今朝新。
春节,象征着春天已经快来临了,俗称为“过年”。
过年了,我们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之后,我帮妈妈将碗收了之后,爸爸便对我们喊道:“放烟花了。”我便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了十几只喷花棒和一个“月光宝盒”,又从厨房中拿了一个打火机。妈妈急忙将在门口的鞭炮纸扫在一齐,防止一会儿烧了起来。
我们先放了一个“月光宝盒”,爸爸点燃之后,便远离了它,只见一开始有着无数小火花从三面喷了出来,显得比较单调,过了一会儿,火芯慢慢缩小,然后又猛得一下窜出来,好像就是一架航天飞机飞到一半时,再次点燃了一节燃料一般。可这次比上次更加搞笑,边喷还边发出“啪啪”的声音。
正当我看得兴起时,突然喷完了,失望的我便拿了几个喷花棒玩,我和爸爸在空中不停地做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,由于妈妈当时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小妹妹,所以不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。
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2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。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、最隆重、最喜庆的节日——春节即将来临,它象征着团结兴旺,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,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,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,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。历经了千百年的积淀,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见证了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。
在这个节日,由于亲戚们都要聚在一起,人们早早的就忙开了。我的父母也是如此,春节前几天就拉着我一起去超市、菜场采购年货。既要考虑到一帮小孩聚到一起又疯又闹地,得准备点他们爱吃爱玩的: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、花生。这样一来,我们回来时,车上必定是大包小包,装得满满的。
到了除夕夜,一切准备就绪,亲戚全都到齐了,一家人便围着桌子坐好吃团圆饭,大家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。开饭了,一盘盘带着宁波气息的佳肴从厨房陆续端来——红膏呛蟹、新风鳗鲞、春卷等等。爸爸正和伯伯、叔叔谈着这一年来的事业、楼市、股市;妈妈正和姑妈、婶婶说着家常,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;而我则什么都不管,一心吃着妈妈烧的美味佳肴。酒过三巡,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,这也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!能拿到红包,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——“万事如意”“事业成功”“长命百岁”“寿比南山”等拜岁祝福的语言一句句从小小的口中溜出,一声比一声甜。吃完饭,一家人团团围坐,吃着糖果,品着茶,茶香弥漫,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,手机里贺新春的短信更是络绎不绝。人们的手机不停地送出祝福,收到祝福,不亦乐乎,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。 到了12点,大家都会下楼放鞭炮、放烟花。一道道光划过天空,绽开一朵朵花瓣,而地上也是火树银花、多彩绚丽
到了第二天,又得一大早起床,和父母一起去走亲戚,我们孩子便会跟在大人、长辈们旁边,向他们拜年、讨要压岁钱,这里一个红包,那里一个红包,不过一会儿口袋就被装得满满的,此时我们也会特别的满足和欢乐。在随后几天里,我们会走亲访友,好好地吃上几顿,把过去一年中不好的回忆都抛之脑后。
春节旧一年的结束,也是新一年的开始,在新的一年里我祝大家将会以新的姿态出现,都能身体健康,心想事成。
我们的节日的作文 篇3
今天,月下游玩的习俗,已远没有旧时盛行。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,人们把酒问月,庆贺美好的生活,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,和家人“千里共婵娟”。
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,与春节、端午、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。
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,幼年时曾虔诚拜月,长大后,以超群品德入宫,但未被宠幸。某年八月十五赏月,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,觉得她美丽出众,后立她为皇后,中秋拜月由此而来。月中嫦娥,以美貌著称,故少女拜月,愿“貌似嫦娥,面如皓月”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,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,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,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。自汉至唐,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,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。至北宋太宗年间,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,取意于三秋之正中,届时万民同庆。中秋之夜,明月当空,清辉洒满大地,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,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,因此,中秋节又被称为“团圆节明清之后,因时代的关系,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,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,以“赏月”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,功利性的祭拜、祈求与世俗的情感、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。因此,“民间拜月”成为人们渴望团聚、康乐和幸福;以月寄情。
在古代有“秋暮夕月”的习俗。夕月,即祭拜月神。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,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。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。在月下,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,红烛高燃,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,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。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,在家的,在外地的,都要算在一起,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,大小要一样”。中秋节,有许多的游戏活动,首先是玩花灯。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,过节要玩灯。当然,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,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、儿童之间进行的。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“团圆”。
今天,月下游玩的习俗,已远没有旧时盛行。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,人们把酒问月,庆贺美好的生活,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,和家人“千里共婵娟”。